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清晨的露珠

心清而志洁,常拂心舍,洁净自我,坚定心志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笛声悠悠【原创】  

2014-01-26 08:42:02|  分类: 路还很远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 竹笛,我保存了一支,悠闲时常常吹一曲,但吹不好。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,喜欢吹只是因为崇尚这种清幽的高雅境界罢了。人需要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自己发泄一下,缓解一下心理压力,只是发泄的方式不同,也许我的笛声只是为了释放和发泄罢了。

  说起竹笛,不免想起那些古代的飘逸感觉,多少文人墨客都是把竹笛与文人雅士联系在一起,蔡邑、李谟、张良、宋纬等等。这些人都是善吹笛萧的高手。笛声悠悠,抒发着自己内心的情感,或欢快,或悲伤,或忧愁,或祥和。笛子成为我国古典丝竹乐器中的代表乐器之一。甚至一朝天子也善吹笛萧,真是雅兴十足。这位皇帝便是唐明皇。

  历史上喜欢文化的皇帝真不少,也许是有高雅的文学爱好,也许只是为了单纯的娱乐。但不管怎样,恰恰是这些爱好组成了中华文明史上不可分割的部分。时代给了部分文明强大的发展空间。在娱乐单一,科技弱势的古代,人们不能像现在一样从电视节目上或是网上寻找乐趣,只有自己编排节目,自己看。作为朝廷的歌舞伎,编排什么样的节目,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,一定是迎合当朝天子的艺术品味的。因此,宫廷艺术文化的题材和水平大可以代表一代天子的艺术修养。

   艺术是反映生活的最好方式。生活过于平淡,过于繁琐。而艺术是去其糟粕,取其精华的门类,它能以短时间的表演形式体现世间百态,所以一个懂得欣赏艺术,创造艺术的人一定是懂得生活的人,古代的君王中,唐明皇可以算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,因为他不但乐于欣赏艺术,还善于创造艺术。把艺术和生活相结合,展现出宫廷的生活,从中获取一些反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创作是一种俱来的能力

   有人很羡慕一些艺术家和文化的创作者。感觉他们懂得好多,有文化。有能力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名段。但我认为创作是一种俱来的能力。超脱生活的创作不能打动人心,一篇好的文章,一首美妙的乐曲,一首扣人心弦的歌词,一定是打动人心的,让人感觉到美,或是有所感悟。不切合生活的作品,与人们的生活无关,是不能把人们的追求体现出来的,这就无法触动人们的心灵。这样说来,人人都有生活,人人都有追求,人人都是创作者,创作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。音乐是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。古语有云:“文以载道,歌以咏志。意思是说:处世的道理要以文章的形式表现出来,容易让人明白。自己的志向用歌声表现出来,情感更加浓烈。因此,历来,音乐就成了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内心感受的一种文化载体。

  一代天子唐明皇是一个极具有音乐天赋的艺术家,他在皇宫里设有“教坊”(唐明皇时期,皇宫内院专门研究和演绎音乐艺术的机构)。唐明皇常常到教坊里欣赏乐器演奏,唐明皇对音乐非常敏感,演奏器乐的乐伎稍有差错,他就会觉察到。并且加以耐心的指点。这样一来,不仅乐器演奏更加流畅,乐伎的演奏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。官方的爱好,为当时发展音乐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
   漫长的古道幽静而深远。之所以幽静,是因为历史是沉默的,我们只能通过书籍的记载去追寻过往的点点滴滴。之所以深远,是因为历史已经远了,我们要用沉静的心去体会历史的欢喜和忧伤。还好,历史的人善于记载,乐于记载以为高雅。古人崇尚文化,愿意写一些东西作为自己的创作,感觉有创作是会给自己增添许多成就感的。于是一些沉默的历史就这样被善于习作的人留下了。扎了根,就不怕大风吹了。

  《旧唐书·音乐志》记载:“玄宗又于听政之暇,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,音响齐发,有一声误,玄宗必觉而正之。”这一段的记载是历史上很重要的一段文献。之所以说这段文献重要,是因为《旧唐书》是后晋高祖天福六年(公元941年)修订的。当时,儿皇帝石敬瑭命修唐史,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。也就是说《旧唐书》是当时官方的正规文献。而不是民间出于个人爱好搜罗整理的。这样一来,《旧唐书》本身带着一种权威性和全面性。所以,《旧唐书》上记载的玄宗乐于品丝竹之戏,是可信的史实。

  出于一种热衷的爱好,和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力。唐明皇制定出了《色俱腾》、《乞婆娑》、《曜日光》等九十二首羯鼓曲名,创作了多首羯鼓独奏曲。为唐朝音乐艺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。

   唐明皇喜欢舞蹈,据记载,李隆基根据河西节度使杨敬述从印度传进来的《婆罗门曲》润色改编,形成著名的《霓裳羽衣舞》的曲调。据唐明皇自称道:有月宫的神仙托梦与他创作而成。无论如何,《霓裳羽衣舞》可以算是代表唐明皇艺术造诣的卓越作品。《霓裳羽衣舞》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学习是进步的唯一途径

   展开历史画卷,你如果觉得被感动或是被充满。我将要恭喜你,你已经和历史和好了。历史中有许多的经验供我们学习,历史中有许多艺术供我们享受,历史中有取之不尽的文化可以提高我们的修养。然而,历史的表面是枯燥的,因为它被尘封已久。表面的艳丽光鲜被尘垢所覆盖,仅有的水分也已经消耗殆尽了。历史期待我们去祭奠他们,怀念他们,但只是因为枯燥和看似与现实不接轨。很少有人去触摸它。历史只有无奈的静静等候......

  笛声悠悠,马祟坡下恩怨无数 霓裳曲中孤坐未央,三更榻凉,梦回大唐......

  仿佛又听到了笛声悠悠,悠扬的笛声扣动着我的心扉,我的心灵从沉默中被唤起,现在有些蠢蠢欲动了。是笛声,一种悠扬的声音,清脆但不刺耳,圆润光滑,干净利落。使我想起了唐明皇演奏的笛曲。

   唐明皇是个喜欢音乐的皇帝,又在音乐方面表现出很高的造诣。他个人能够演奏多种乐器:琵琶、二胡、笛子、羯鼓。无一不通、无一不晓。这是值得我们崇拜的。他的爱好是发自内心的,是钻研,是用谦虚的心来学习这些音乐知识和乐器,从中感悟一些道理,培养高尚的情操。现代社会中,有一种现象,孩子考学,文化成绩不可观,家长往往拿出钱财让孩子学一门艺术技艺,为了能够加分,为升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。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已经成为大众化,成为大众化的事情,在没有法规的阻止下,一般就认为是可行的,正常的了。而我独自怆然泪下。艺术重要的是一种文化,而不是加分升学的手段。唐明皇热爱音乐艺术,忠于音乐艺术,甚至亲自去学,去练,去点拨他人。可见他对音乐是多么的热爱和尊敬。而现实社会中,市井百姓以学乐器,作为文化课水平弱的弥补方式,乐器文化已成为一种亡羊补牢的材料了。我想唐明皇也会在悠悠的笛声中自叹吧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人才是一门艺术的骨干力量

悠悠的笛声洗涤着我的心灵。为我拂去了尘世嘈杂的繁华,在宁静中感悟纯真的悠扬。我的心变得柔软起来,渐渐地,我看清了自己。人经历了一段紧张的生活和工作后,需要一种悠扬的宁静。拂去尘埃,让心灵回归净土。我体会到了一种悠扬的宁静......

艺术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水平的提升和传承。像我这样只是空有好奇的心,喜欢这种境界,没有水平,这技艺是无法传承的,也体会不到吹奏的乐趣。因此,纯净高尚的境界是悠扬的笛声带给我们的,悠扬的笛声又要有高超的演奏技艺。这样一来,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演奏者是很有必要的,既能够让皇室享受到高水平的音乐演奏,又能发展音乐人才,让音乐文化推广出去。唐明皇重视对音乐艺术的普及,悉心研究各地各派的音乐演奏风格,从而使音乐文化得到深层的交流,这样一来,音乐文化就有了长足的发展。对人才的培养和艺术技艺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作为漫漫的历史而言,唐明皇为我国音乐发展史起到了不可泯灭的推动作用。若称他为一代杰出的音乐家,是不需此名的。

   笛声悠悠,悠悠我心,我仿佛看到了大唐崇尚音乐文化的盛景。我今日独倚在灯火阑珊的夜幕下,车水马龙,我凝耳闭气,再忆大唐。我的心再一次宁静了......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456)| 评论(6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