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目似乎有些可笑,偌大的人了,竟写起了读后感,这可是小学生的课程啊。但事实上,这毕竟确实是一篇读后感,我也就不再加一些花哨的修饰了。想读《林海雪原》,这可是多年前的愿望了。记得小学的时候,父亲就爱唱革命京剧现代戏。我是由于好奇才跟着学的。只知道里面的侦察排长杨子荣是个英雄人物。但我对他没有什么感情。近日,我荣幸的得到了这本令我神往的书——《林海雪原》,并于今日阅完。我觉得有必要把我的感受记录下来。
读完这本书,我不但对杨子荣更加了解,更使我敬佩的便是二零三首长,这位年轻的指战员,对自己充满了信心,对同志们充满了关怀。在他身上找不到一丝忧愁,寻不到一点儿恐惧,整个小分队在他的指挥下神出鬼没,使敌人闻风丧胆。这一点,文章中写的精彩绝伦。
读书的过程当中,我因为感动而落过两次眼泪:第一次是少剑波利用巨幅的文字会议姐姐对自己的关爱的时候,这种纯朴自然的姐弟情意在作者笔下却描写得格外真实,煽情。总忘不了姐姐为少剑波洗头的场景,少剑波的每一根发丝都倾注着姐姐无尽的爱与关怀。这位年轻的姐姐却使少剑波得到了母亲般的关爱。
第二次落泪是当孙达得到威虎山上取情报,归途中,在杨子荣上山时堆的雪墙里休息,当他发现这堵避风的雪墙是战友杨子荣砌成的时候, “老战友,我已经来了!为了胜利我马上要返回去。”他把自己的手按在杨子荣的手迹上,“来!老战友,咱们握握手吧!同志,再见!”短短的两行字,里面包含着对杨子荣同志的阶级感情和无尽的思念。我落泪了,感动了。曲波用简单的语言,简单的动作体现出了无产阶级革命者质朴的阶级情谊。我顷刻间为这一句话而潸然泪下。
杨子荣的机智勇敢是家喻户晓的了。然而,他与少剑波的默契,却是鲜为人知的。在我理解上,少剑波只要说出上半句,杨子荣就能跟上下半句,这种默契程度如何不令人羡慕。难怪曲波在书的扉页上写到:“以最深的敬意,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、高波等同志!”可见他对杨子荣怀有深厚的战友之情。
白茹这位天真烂漫的女卫生员,在整个队伍中总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欢笑,特别是遇上刘勋苍。他那高大魁梧的形象与白茹的轻巧灵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而且刘勋苍专爱逗惹小白鸽,使整个小分队的气氛顷刻间轻松起来。在攀登峭壁的时候,因为白茹是个女同志,攀登技术不到家。所以少剑波把大衣脱下来裹住她,同志们那绳子把她拉上去,刘勋苍逗趣的说:“怎么上来一个包裹?”惹得众人哈哈大笑。当王团长来看望大家的时候,白如关切的问团长夫人生宝宝了吗。王团长答非所问的回答又令白茹身上添了不少活泼天真的感觉,到白如知道是个女孩儿时,她快乐的“两手一阖,想要跳起来的样子。”这位人民军队的卫生员身上满是快乐和烂漫,仿佛她的身上没有位置装载忧愁和苦恼。
还有英雄的警卫员高波、攀登能手栾超家、长腿孙达得,作者把他们描写的有血有肉、淋漓尽致。
曲波在书中刻画情节时,既体现出了各有长处的个人,又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。情节连贯紧凑,体现出他写作非凡的造诣。他使我明白驾驭长篇小说是要有一定的功底的。
“茫茫林海藏踪迹,巍巍丛山匿军颜。”我隆重向大家推荐。理由有四:一、作者曲波是书中的主人公少剑波的原型,也就是说他写这部小说有充分的生活体验。二、少剑波与白茹的爱情使全篇倍增情调。三、人物形象的刻画淋漓尽致;四、少剑波在军事战术方面变得非凡才能。
欢迎大家赏读。
评论